"
早稻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意见
当前我县早稻陆续始穗,禾苗抗性显著下降,有利病虫害的发生。由于第三代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防治期间,雨日多,防效差,残留虫量大,严重威胁水稻生产,为夺取早稻丰收,抓好穗期主要病虫防治至关重要。
一、病虫情况
1.稻纵卷叶螟
6月24日系统调查,幼虫最高达145头/百丛,加权平均110头/百丛;6月22~24日面上普查,幼虫一般为38~125头/百丛,最高达265头/百丛。主要以5、6高龄虫为主,正暴食早稻剑叶,严重影响水稻产量。
2.稻飞虱:6月19日观察区系统调查,田间盘拍,最高混合虫口密度为1760头/百丛,加权平均为767头/百丛。6月22~24日面上普查,最高混合虫口密度为2013头/百丛,一般335~650头/百丛。从上述数据看出第三代稻飞虱残留虫量较大,预计第四代稻飞虱于7月中旬至7月下旬中等程度发生,发生面积6.0万亩。
3.水稻穗瘟:6月19日观测区系统调查,未见水稻叶瘟。6月16~19日面上普查,发病田块病叶率平均0.88%,高的4.1%,发生程度与上年持平。目前温度适宜、晴雨交替、田间湿度大,利于有利水稻穗瘟发生流行,特别老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区域要注意预防。预计中等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2.5万亩。
4.水稻纹枯?。?月19日系统调查,病丛率最高为38%,加权平均为27%;病株率最高为26.97%,加权平均为21.89%;病情指数最高为16.4,加权平均为10.65。6月16~19日面上普查,发病田块率为71.1%左右,最高病丛率为42%,一般为6.2%~16.5%,病株率最高为39.8%,一般为3.7%~13.1%;病情指数最高为18.8,一般为1.3~7.6。部分病情严重田块已发展至剑叶,当前雨水多、高温高湿及荫蔽的田间小气候,十分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发展。预计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8.0万亩。
5.二化螟:第一代残虫量调查,一般为81~318/亩,高的为467头/亩。预计第二代二化螟蚁螟孵化盛期在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,中等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1.5万亩,主要为害早稻中熟、迟熟品种。
二、防治意见
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应突出重点,主治稻飞虱、水稻穗瘟、水稻纹枯病,兼治稻纵卷叶螟、水稻二化螟等。
1.稻纵卷叶螟:对于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差,幼虫仍达防治指标50头/百丛的田块要抢晴用药,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阿维菌素、甲维盐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+菊酯类药(如氯氰菊酯、氯氟氰菊酯等)混合喷雾防治。
2.稻飞虱:达防治指标500头/百丛的田块及时用药防治,药剂可选用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醚菊酯等。
3.水稻穗瘟:坚持“以防为主,防重于治”的策略,在水稻大胎破口、齐穗期各喷一次药。药剂可选用75%三环唑、20%稻瘟酰胺、45%咪鲜胺或2%春雷霉素等。
4.水稻纹枯?。翰〈月蚀?5%以上的田块及时喷药防治,严重田块隔5~7天一次,连续喷药2~3次。喷施药液量要足,一般60~75公斤/亩,主要喷施水稻中下部,药剂可选用30%苯甲·丙环唑、75%肟菌·戊唑醇、30%苯甲·嘧菌酯、24%噻呋酰胺等。
5.防治二化螟:在水稻大胎破口期喷药防治,宜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毒死蜱、三唑磷等。
6.防治老鼠:可选用敌鼠钠盐毒饵、杀鼠醚等药剂,以村为单位统一灭鼠。
相关推荐